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说:“成功的秘诀是兴趣,对少年儿童所从事的活动有着巨大推动作用,兴趣一经形成,它就会磁石般地吸引着少年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。”这里强调的兴趣,其实就是狭义的学习兴趣。对于学习来说,学习兴趣是种原动力,一旦青少年的大脑皮层形成这样的兴奋中心,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,集中精力、倾注热情参与学习过程,争取优异的成绩。学习古琴亦然。读读名人传略,我们就会发现,古今中外许多着名的学者、科学家、艺术大师的成功,都得益于兴趣。例如,我们熟悉的聂耳,音乐兴趣从吹笛兴发,伴随他辉煌的一生。研究表明,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巨大作用,还体现在它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。如拉扎勒斯在语文教学中曾实验将高中生按智能和兴趣分为两组,智能组学生的平均智商(IQ)为120,但对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;兴趣组的学生平均智商只有107,但都喜欢阅读和写作。这两组学生都必修阅读和写作同一门课程并接受同样的测试,一学期下来,结果兴趣组的总成绩比智能组好。 合肥复雅古琴社徐老师认为,细究起来,青少年的学习兴趣,是存在着层次差异的。综观学习兴趣的实际表现,大都将其划分为有趣、乐趣、志趣三个层次。不同层次的学习兴趣,对学习的驱动力也不一样。就学习古琴而言:有趣是指青少年一时被古琴*特的外型或古琴演奏的美妙音响所吸引,油然生出一种好奇感,迫切渴望去摸一摸,弹一弹,过上一把瘾。这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感官受到刺激即自然而然产生的“猎奇”心理。这种心理多处在较朦胧的自流状态中,特点是为时短暂,不稳定;*转移,不专一。 前面提到的自主选择学习古琴的青少年,学习兴趣大都处于有趣这一低层次,如不及时进行培养和导引,欲望稍有满足,就会消失或转移。乐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特点是趋向专一和稳定。这需要花大力气精心培养和导引。 合肥复雅古琴社徐老师认为,学习古琴的青少年进入这一层次,初始的那种猎奇古琴外型和音响的稚幼心理已淡化,代之而来的是对古琴深层艺术美的发现、感悟和陶醉,恨不能尽快掌握古琴演奏技能,打开艺术**的大门,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。此时,他们真正把学习古琴视为一桩乐事,主动性、自觉性增强,不会轻易地放弃了。 从目前情况看,青少年学习古琴者,由有趣进入乐趣的尚属少数。乐趣进一步升华,就是志趣,其特点是高度的专一性和稳定性,强烈的创新欲和成就感。学习古琴的青少年臻达这一较高层次,享受艺术美的愉悦往往伴随着坚强的信念、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,一心一意追求全面掌握古琴演奏技能基础上的艺术发展和美的创造。这时,他们偏嗜古琴已爱不释手,甚至将其视为一种事业,乐于面对和克服学习、探索中的艰难和挫折,力求有所建树。当然,学习古琴有志趣者,为数更少,他们一般都有着良好的音乐秉赋,而对于广大青少年,就不应强求了。